派財經·一周熱聞:證監會回應部分中概股進“預摘牌名單”;蘋果推出 5G iPhone SE 等多款新品
一、【宏觀&行業】
1.證監會回應部分中概股進“預摘牌名單”
近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公布了一份包含五家中概股公司的名單。SEC稱,基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SEC于3月8日敲定了這份臨時名單,包括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這五家公司可于3月29日前向SEC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中國證監會深夜回應表示,我們尊重境外監管機構為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加強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但堅決反對一些勢力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央廣網】
2.最高法發布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對隨意“刷臉”說“不”
3月8日消息,最高法表示,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但要防范的是技術被濫用。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就是專門為規范“刷臉”出臺的,是“小切口”解決民生關切的一次有益嘗試,就是專門回應大家對人臉信息安全的擔憂,作出了相應的規范。比如,明確規定賓館、商場、銀行等經營場所濫用人臉識別的,構成侵權。【北京日報】
3.李克強:今年實施身份證電子化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克強表示,基本民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聯,現在我們跨省流動的人超過1個億,他們異地就業、養老、就學,辦有些事往往要來回跑,“跨省通辦”確實已經成了新剛需。我們今年要實施一項新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也就是說辦有關事項,拿著手機一掃碼就辦成了。【澎湃新聞】
二、【公 司】
1.京東2021新增用戶70%來自下沉市場
京東集團10日發布最新財報,2021年全年凈收入9516億元,同比增長27.6%。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約5.7億,一年凈增近1億,新增用戶中70%來自于下沉市場。【京東黑板報】
2.蔚來汽車港股上市首日收跌,已連續5個月“蔚小理”銷量墊底
3月10日,蔚來(09866.HK)通過介紹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開盤價為160港元/股。開盤后,蔚來股價一度漲近6%,但隨后一路走低,截至收盤,跌0.69%,報158.9港元/股,總市值2652億港元。作為國內起步最早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在登陸港股上慢了小鵬、理想一步,而在近期的銷量上,也逐漸呈現出了掉隊的趨勢。日前,據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發布的2月份交付量信息,理想汽車交付8414輛,小鵬汽車交付6225輛,蔚來汽車則交付了6131輛。自去年10月份至今,這已經是蔚來汽車連續5個月在“蔚小理”中位列第三。【廣州日報】
3.特斯拉再漲價,高配Model 3和Y均漲1萬元
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高性能版的價格已調至34.99萬元起,較原來的33.99萬元上漲1萬元;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的價格分別為35.79萬元和39.79萬元,較之前價格分別上漲1萬元。與此同時,據特斯拉美國官網消息,Model Y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售價均上調1000美元。【財聯社】
4.貝殼找房去年營收同比增14.6%,凈虧損5.25億元
3月10日,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貝殼找房(NYSE:BEKE)發布未經審計的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1年貝殼找房全年成交額(GTV)為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營業收入為808億元,同比增長14.6%;2021年凈虧損為5.2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經調整后凈利潤為22.94億元。【澎湃新聞】
5.易到用車APP近3萬人排隊退款
目前,易到用車平臺上退款排隊的用戶,達到了近3萬人。在黑貓投訴平臺,“易到用車”相關投訴達1600余條,其官方回復率僅為17%。去年8月20日,易到用車稱針對希望提現的用戶,會每年將50%的利潤用于司機提現或用戶退款。【每日經濟新聞】
6.蘋果推出 5G iPhone SE 等多款新品
蘋果在發布會上帶來了新的iPhone SE,支持 5G,采用 A15 仿生芯片,定價 3499 元起。外觀設計上,新的 iPhone SE 和上一代設計保持一致。同時,蘋果推出新型CPU——M1 Ultra,由兩枚 M1 Max 通過定制封裝架構連在一起,性能更加極致。除此以外,昨晚蘋果還帶來了 M1 芯片版的 iPad Air,支持 5G;搭載了 M1 Ultra 芯片的桌面電腦 Mac Studio;27 英寸外接顯示器 Apple Studio Display;蒼嶺綠的 iPhone 13 Pro/Pro Max 和綠色 iPhone 13/mini。【愛范兒】
三、【觀 點】
1.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交了多份建議。重點圍繞助推國家“雙碳”戰略和能源結構轉型,聚焦氫能、儲能、汽車動力能源、“共享電池”等新能源產業。他建議,國家盡快制訂出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拓寬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的領域、行業和區域,提高工業副產氫利用率,多渠道拓寬氫源,以更大的力度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解決“卡脖子”難題,推動產業轉化。【新京報】
2.楊元慶:建議用數字化轉型推動更多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年帶來了《關于用數字化轉型推動更多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的建議》和《關于充分保障女性高質量就業的建議》。楊元慶認為,雖然短期內面臨著一定的經濟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韌性強,潛力大。要繼續把握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勢,用“新IT”賦能中國制造的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筑牢經濟“壓艙石”,尤其要重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保障高質量就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周刊】
3.全國人大代表談民強:建議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度
“在高等級智能汽車商業化落地前,示范應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全國規劃10條智能汽車示范應用高速公路。”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采訪時表示。談民強在《關于加強智能網聯商用車示范應用的建議》中提出,有必要將現有以“點”為代表的示范應用,擴展到以“線”為代表的示范應用。“線”即城市間的高速公路。“高等級自動駕駛系統、車路協同系統,通過長里程的示范應用,將能積累豐富經驗,有效覆蓋長尾問題,且可顯著加快高等級智能汽車商業化落地的速度。” 談民強說。【上海證券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派財經
共995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