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被中消協點名 盲盒離賭場有多遠?
泡泡瑪特又有麻煩了。近日,泡泡瑪特聯手肯德基推出食物盲盒,被中消協點名。從上線到上市,泡泡瑪特一直在爭議中,它開啟了盲盒時代,帶動一陣盲盒熱,但同時也讓很多業內人士及網友質疑,盲盒的本質更像賭博。而自從上市之后,其股價直線下跌,近一年來股價蒸發55.36%,總市值約675億港元。
財經觀察站
泡泡瑪特與肯德基聯名盲盒被批誘導過度消費
1月1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消費觀點,點名肯德基與泡泡瑪特聯合推出的“DIMOO聯名款盲盒套餐”。
中消協認為,肯德基作為食品經營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銷售手段,誘導并縱容消費者不理性超量購買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根據這款盲盒套餐的銷售規則,要想集齊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購買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隱藏款出現概率是1:72。為此,有消費者不惜一次性斥資10494元購買106份套餐;還有消費者為“求娃”而購買“代吃”服務,雇人代買代吃套餐而獲得盲盒,甚至不排除將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丟棄。
中消協指出,在商品銷售中,買贈、積分、打折、紅包等花式促銷方式層出不窮。肯德基作為一家餐飲企業,其經營的快餐食品屬于限期使用的商品,按需購買即時食用是這類商品的特點,通常消費者不會超量購買,以限量款盲盒銷售則是以“饑餓營銷”手段刺激消費,容易導致消費者為了獲得限量款盲盒而沖動消費,并因超量購買造成無謂的食品浪費。
中消協曾點名盲盒四大問題
據了解,這已非中消協首次點名盲盒。2021年1月26日,中消協針對熱度持續走高的盲盒市場發布警示提示,稱目前市場上商家過度營銷、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和消費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不容忽視。
中消協提醒盲盒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商家過度營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經營者營銷手段眾多,有的是通過與明星、綜藝節目、網紅主播等合作,不停地“刷存在感”;有的是通過玩家分享、討論、交換等方式,喚起消費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欲望;還有的打造“系列”概念,并設置一個最難獲得的“隱藏款”等進行饑餓營銷,抽中概率大都為“百里挑一”。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由于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攀比、消費觀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為盲盒而“上癮”,有的甚至為了抽中“隱藏款”而直接“端箱”。
2.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盲盒與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強的信息不對稱性,消費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廣告宣傳來選購,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價值、虛構中獎概率、顏色款式不符等虛假宣傳所誤導。
3.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消費者拆開盲盒后,有的產品可能不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安全性指標;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銷售品;有的是沒有生產日期、質量合格證以及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還有的存在劃痕、掉漆、污漬等質量瑕疵。
4.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后服務亟待改善。有消費者反映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費者遇到質量問題只換不退;還有消費者反映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對消費者的問題一直拖延處理。
同時,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有風險防范意識,保持理性的消費理念:
1.要認清風險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勿盲目跟風。
2.要保留購物票據等相關憑證,權益受損應依法維權。消費者在購買盲盒時,要盡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售后服務完善的商家進行交易,同時,還應注意索要和留存發票等購物票據、經營者廣告宣傳信息等作為事后維權的憑證。當自身合法權益受損時,要及時與經營者溝通協商,協商不成的可通過向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組織投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進行維權。
盲盒套餐的誘導
原則上講,一切廣告行為、促銷行為都在誘導消費者,盲盒套餐有可能誘導消費者放棄其他套餐而購買盲盒套餐,而不是必然誘導消費者遠超需求、購買大量盲盒套餐。
不少網友認為,盲盒實際上就是一種賭博。
社會學專家說,盲盒的“未知”屬性是它的賣點,在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容易讓人沉迷于類似賭博的快感中。另外,如果周圍同學都在購買玩具盲盒,兒童很容易滋生攀比心理,長此以往會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相關部門應制定對應的條款來遏制沉迷購買玩具盲盒情況的蔓延,學校也應及時干預,避免孩子沉迷購買玩具盲盒,給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泡泡瑪特弱化盲盒試水樂園有點難
泡泡瑪特董事長、CEO王寧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泡泡瑪特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五年后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分析人士表示,從這些傳達出的聲音中可以發現,泡泡瑪特正在弱化自己的盲盒印象。
近日,泡泡瑪特通過旗下子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樂園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朝陽公園開發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合作。朝陽公園將授權泡泡瑪特使用園區內“歐陸風韻”項目及其周邊街道、森林。
暨南大學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董觀志教授表示:“如何把握Z世代的消費脈搏,開掘為Z世代定制的主題樂園新模式、新玩法,是泡泡瑪特真正應該破題的方向。而目前來看,泡泡瑪特與朝陽公園合作打造的潮流文化樂園還只是一個小體量的試水,畢竟主題樂園市場對于泡泡瑪特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既要勇于探索,亦要量力而行。”
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于2010年,誕生之初只是一家時尚潮品的“小百貨”品牌。在85后商人王寧的帶領下,泡泡瑪特逐漸轉型進入潮玩行業,率先切入盲盒領域,并憑借潮玩一姐的“Molly”系列一舉成為國內的潮玩龍頭。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成為“盲盒第一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泡泡瑪特王寧:預計2023年海外營收破10億
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表示,今年預計海外營收能到10億元,明年海外業務有信心超過整個集團IPO前2019年的收入,等于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泡泡瑪特。
財經觀察站
共79篇文章
聚焦財經熱點,關注消費金融,解讀金融科技,觀察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