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安銀行認購300萬債券暴雷
來源:極目新聞
11月30日,武漢一家企業老板向記者反映,去年8月份私人銀行理財經理向自己推薦保本保息產品,認購后卻面臨無法還本付息的局面。
李先生介紹,他和妻子吳女士是平安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八年前就開始把名下資產交給私人銀行管理。五年前,因為購買的理財產品出現過20多萬元的虧損,他曾跟私人銀行理財經理曹女士交待過,請她以后只推薦保本保息的產品。去年8月14日,曹經理向他們推薦了一款名為“華夏永續債1期”的產品,300萬元起購,業績比較基準6.2%,信托期限為1+N年,無固定期限,初始投資期限為1年,由地產公司華夏幸福發行,由陜國投信托管理作為受托人,平安銀行全額代銷。出于對銀行和理財師的信任,吳女士就通過手機銀行操作,認購了300萬元。
記者了解到,永續債是沒有明確的到期日,或者說期限非常長的債券。投資者不能在一個確定的時間點得到本金,但是可以定期獲取利息。吳女士說,他在購買產品后的前兩個季度,均按時收到了利息。其手機銀行記錄顯示,去年9月21日收到19117元分紅,去年12月21日收到47017元分紅,此后至今再未收到分紅。
去年以來,華夏幸福嘗試多種融資以應對到期債務,期內共發布融資公告20次,其中發行7筆永續債,共計融資196億元。今年,華夏幸福又多次發布債務違約公告稱,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信用環境疊加多輪疫情影響,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近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償還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債務形式的債務本息金額。
李先生說,他和妻子平時太忙,沒有注意產品利息出現異常情況。直到今年11月份,理財經理曹女士通知他說,產品出了問題,可能比較麻煩。他趕到銀行,這才得知,華夏永續債1期用于華夏幸福投資,因華夏幸福資不抵債,產品兌付出現困難,最近幾個季度的利息也沒有按時到賬。
“我質疑為什么沒有推薦保本保息的,理財師說以往都是按期兌付的,他們也沒想到會這樣。”李先生說,事發后,他與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協商過兩次。該行不愿承擔產品風險,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用300萬永續債做抵押,從平安銀行貸出210萬元供李先生夫婦使用,合同約定利息4.5%,實際上可以不付利息,也不會納入征信,剩下的90萬元按信托公司方案處理,也就是8年后兌付,利息只有2.5%。假如8年后不能兌付,那么還將繼續延期3年。此外,原本產品正常的分紅全部不再計算。
“真是沒想到錢交給私人銀行理財師打理,連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障。”對平安銀行提出的方案,李先生和吳女士沒有接受,他們不確定剩下的90萬能否如期兌付。
11月30日,記者陪同李先生夫婦前往位于漢口新華路的平安銀行武漢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暨漢口支行。在得知記者的身份和來意后,該行工作人員表示,銀行統一對外宣傳由武漢分行辦公室對接聯系,私人銀行只負責接待客戶,不便接受采訪。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了平安銀行武漢分行辦公室座機,記者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
記者注意到,網上已有多名網友發帖,稱在平安銀行購買“陜國投·華夏幸福永續債”遭遇暴雷,也有網友反映在平安銀行購買的“陜國投·九通基業永續債”也出現了無法還本付息的情況。記者將繼續關注此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
共2665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