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你學廢了么
理財的道路,很多人永遠是盲目的,盲目,則是虧損的最大的因素。
賺錢的路上,誰都是一邊體驗一邊領悟,當我們把所有的運氣都壓在一夜暴富的時候,就意味著已經輸了,畢竟,指望天上掉餡餅吃飯,沒幾個能吃飽的。
財經觀察站
作者 站長
前不久有這樣一條熱搜,調查年輕人對自己畢業10年后的年薪預期,2/3參與調查的年輕人堅信自己10年后一定會年薪百萬。當十年再回頭看,他們或許發現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身邊更多的是十年收入不怎么變的國企、央企和公務員們,即使在企業,人前光鮮亮麗的白領,能畢業十年過百萬,那也是鳳毛麟角。當然,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人,一旦進入社會,便意味著你不能再厚著臉皮向父母伸手要錢,你同時還要面臨結婚、買房、養娃等種種一定會到來的生活壓力,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望眼欲穿想方設法先找途徑撈到人生第一桶金。如果你是富二代,財富可以信手拈來,如果你嫁個有錢人或遇見個富婆,也可以忽略此條,但大部分,都家境平凡,薪水僅夠自己日常吃喝用度還房貸。所以,第一桶金需要自己的慧眼去發現。
大多數人,都如我這般,把挖第一桶金的夢想放在了投資上,希望自己手中的仨瓜倆棗能助力我財務自由。據說,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一次財富自由的機會,就看你有沒有準備好。這就像婚姻一樣,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都不可以,需要天時地利的人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n年以后回頭才發現,哦,原來它來過……
賺錢,是生活擺在每個人眼前的課題,錢生錢,是每個人都有過的念頭。我也一樣。
貪欲,是誤入歧途的捷徑。我就是因為一個“貪”字,在理財的路上越走越遠,十多年來,一茬一茬的被當成韭菜。
我在理財的路上,屬于從被動走向主動的代表。最初的時候,我對炒股票買基金一竅不通,有時候,緣分來的時候猝不及防。
2007年,我買了人生第一支股票叫中國遠洋。也不怕不好意思,那時候我對股票的概念只停留在中國有兩大交易所的概念,什么K線更是完全看不懂。
依稀記得買的時候才十多塊錢,然后直線上升到60,當時我就震驚了。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賣掉,朋友非常果斷地說:不買,200見!那個時候,我仿佛看到了財富自由的自己,拎著香奈兒滿街跑。
然鵝,并沒有!后來這只股票到了8塊,而我忍痛割肉。
再后來,朋友建議買基金,黃金,在這個靠譜的朋友指導下,基金小有收益。我總結,根本原因在于,它不像股票那么讓我可以頻繁交易。
理財的道路,很多人永遠是盲目的,盲目,則是虧損的最大的因素。比如我。因為在某行存了點積蓄,所以被天天發信息推薦各種理財產品,例如:姐,買某只基金吧,這基金是我們的明星產品,穩賺不賠。前兩年某銀行客戶經理給我推薦一款產品,叫什么固收保本類資產配置。當時被他的誠意打動,也被高收益誘惑,決定買來試試,后來才知道,那種產品就是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保險產品,需要幾十年后才可以取。幸虧,我有了解這塊產品的朋友,也幸虧,有猶豫期,才讓我不至于把僅有的繼續全部砸在那被套牢的產品上。再后來,這家因為的保險產品因涉嫌違規被叫停。
再后來呢,這位經理繼續給我推銷產品。實在不想再被他誘導,跟他說要買房子。“姐,你把買房的錢投進去,今年是牛市,保您能賺2套房……”這話說的,自己信么!這種話說出來,就是明顯的不負責任。
難怪有人說:對于有錢人來說,錢光靠花,是花不完的;最后破產的,基本都是投資投的。
說這么多,并不是對投資與理財有偏見,恰恰我覺得它很重要,重要到幾乎可以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但在這個過程中,做適合自己的,謹慎而行才不至于像我這樣成為最慘的小韭菜。
要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做適合自己的投資分配。
有的人喜歡把所有的錢放進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產品上。這樣的人往往賺的時候到處炫耀,虧得時候埋頭療傷。但我身邊這樣激進的朋友,大都沒有賺到什么錢。后悔沒有做多元化產品配置。
要把生活在必須的開銷放在銀行儲蓄。
蘇軾曾經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存錢也是一樣的。中國人有儲蓄的習慣。我個人覺得這個習慣非常好。畢竟,我們也不是都有那樣一些親戚朋友,在你用錢的時候都能挺身而出,畢竟,借錢這件事是敏感而有點難以啟齒的事,所以,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尤其是一般家庭,一定要留一部分在銀行保本儲蓄上,雖然收益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但這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
做自己能力內的投資。
無論是投資還是做別的事情,失敗的原因都有“自不量力”的因素。投資更是是謹慎為之。充分了解自己的理財能力和經濟能力,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產品,即使有再高的收益率,即使身邊的人如何說服,你要相信靠運氣在買股票炒幣賺大錢這件事,比遇見車禍的幾率還低。
賺錢的路上,誰都是一邊體驗一邊領悟,當我們把所有的運氣都壓在一夜暴富的時候,就意味著輸了,畢竟,指望天上掉餡餅吃飯,沒幾個能吃飽的。所有,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學習投資,不羨慕暴富的神話,不聽信洗腦的勸說,才是最靠譜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35家A股銀行2024年報掃描:12家資產兩位數增長,8家營收負增長,浦發利潤增長領跑
在已披露經營業績的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實現利潤正增長,僅有3家銀行出現下滑,整體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6家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PK:強者恒強,凈息差收窄引發存款降息潮
6家民營銀行業績呈現頭部增長與尾部承壓的狀態,在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民營銀行開始降低存款利率。
財經觀察站
共79篇文章
聚焦財經熱點,關注消費金融,解讀金融科技,觀察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