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周報|監管鼓勵大行臨退休人才到中小銀行任高管;招銀理財注冊資本增至55.55億
【銀行】
01.銀保監會:鼓勵大行臨退休專業人才到中小銀行擔任高管

12月1日,銀保監會發文稱,將加快建設中國金融人才庫,為中小機構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其中提到,鼓勵和支持大型銀行保險機構臨近退休的專業人才,到中小銀行保險機構擔任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等。據悉,金融人才庫建設堅持“政治強業務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銀行家辦銀行”,按照“需求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推動地方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市場機制。【銀保監會】
02.招銀理財獲準增資擴股,摩根資產管理將認購其10%股權
12月3日,招商銀行公告,銀保監會已批準公司子公司招銀理財增資擴股及變更注冊資本。根據批復,戰略投資者摩根資產管理將出資人民幣26.67億元認購招銀理財10%的股權,增資完成后,招銀理財的注冊資本將增加至55.55億元,公司和摩根資產管理對招銀理財的持股比例分別為90%和10%。【WEMONEY研究室】
03.營收百億,凈利潤17.89億!網商銀行前三季度業績超去年全年
11月30日,WEMONEY研究室獲得的網商銀行三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網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0.83億元,凈利潤17.89億元。該業績水平已超過2020年全年。截至2021年9月30日,網商銀行資產總額為3744.15億元,負債總額為3572.17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71.98億元。截至2021年9月末,網商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35%。【WEMONEY研究室】
04.首批4只養老理財來了:單人投資者購買合計金額不超300萬元
12月3日,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試點機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已成功于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中完成產品申報,且可公開查詢,產品介紹頁面均有“養老”標識。據了解,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具有穩健性、長期性、普惠性等特點,12月6日起,試點地區投資者即可購買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理財產品銷售對象為持試點地區當地身份證的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且單一個人投資者購買的全部養老理財產品合計金額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21世紀經濟報道】
05.“誤付假幣”給客戶,中行遼源分行被罰3萬元
11月29日,央行網站公布了一張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表內顯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源分行存在對外誤付假人民幣給客戶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源分行被處以警告,并處罰款3萬元。【央行】
06.收到多起信用卡相關投訴,遼寧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理性使用信用卡
11月30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理性消費的風險提示。據了解,近期,遼寧銀保監局收到多起與信用卡還款相關的消費投訴,反映銀行信用卡消費(包括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利息、手續費過高,無法按期償還,對個人征信造成負面影響。前不久,遼寧銀保監局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遼寧銀行業消費投訴顯示,涉及信用卡投訴462件,占投訴總量的24.37%。【WEMONEY研究室】
【消費金融】
01.消金App隱私權限實測:海爾消費金融仍存在反復索權問題
《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新法落地,對金融機構提升用戶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能力提出了新的合規考驗,南都“數字金融生態合規研究”課題組觀察發現,不少消費金融類App在《個人信息保護法》生效后更新了版本,為考察合規化改造成效,課題組近期對10家頭部消金公司旗下的共16款主流消費金融App進行了深度體驗測評。如海爾消費金融旗下的兩款App曾在10月下旬因未完成整改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通報批評,但在本次測評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強制索權、反復索權或提前自動獲取權限問題。【南方都市報】
02.馬上消費首份企業社會責任(ESG)報告發布
近日,由馬上消費社會價值研究院編寫的首個《企業社會責任(ESG)報告》。本次報告主要包含了初心·普惠、賦能·科技、和諧·環境、共生·社會、向善·消保、同行·治理六個部分的內容。據披露,截至2021年6月末,馬上消費累計減少碳排放量53.30萬噸,促進綠色消費突破12億元。【WEMONEY研究室】
03.北銀消費金融最新業績流出:前三季度營收5.45億
根據最新的業績數據,截至2021年9月末,北銀消費金融貸款總額97.05億元,資本充足率11.65%,不良貸款率2.30%,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206.96%。2021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5.45億元,實現凈利潤0.43億元。對比上半年業績情況,北銀消費金融三季度業績增幅明顯。2021年上半年,北銀消費金融總資產96.94億元,凈利潤約2424萬元。這意味著北銀消費金融三季度凈利潤達1800萬左右。不過,與歷史業績相比,北銀消費金融仍顯得萎靡。從2016年以來,北銀消費金融的年利潤一直未過億,遠不如開業初期的盈利水平。例如在2013年,北銀消費金融實現營收3.75億,凈利潤達1.41億,不良率僅為0.92%。【消費金融頻道】
04.中郵消費金融小股東想清倉,卻“無人接盤”
小股東想要清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權,卻遭遇了“無人接盤”的尷尬。今年6月15日,海印股份公告稱,為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集中優勢發展主業,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中郵消金1.1667%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持有中郵消費金融公司股權。上述股權自6月24日正式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官網掛牌轉讓,掛牌價1.05億元。但截至11月23日首次掛牌期屆滿,仍無人報名。上述掛牌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不變更掛牌條件的情況下,以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進行延期,最多延長46個周期。目前,上述掛牌已經進入第二個延期周期。【界面】
【金融科技】
01.支付寶與28家銀行和機構實現線下掃碼互認
12月2日,支付寶公眾號公布互聯互通的最新進展,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并且已與28家銀行和機構實現線下掃碼互認。目前,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同時,支付寶與中國銀聯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廣發銀行、Mi Pay等28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各銀行、云閃付及其他機構的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實現支付。【WEMONEY研究室】
02.北京啟動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
12月2日,首都金融發布消息稱,按照穩妥有序推進北京冬奧會場景應用數字人民幣工作要求,為持續做好金融服務,建設安全便捷、優質高效的北京冬奧會支付服務環境,12月3日北京啟動新一輪“京彩惠民生 數字嘉年華”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消費者可在“首都金融”官網北京數字人民幣全場景試點系列活動專欄、“首都金融”微信公眾號查看活動簡介,并通過相關運營機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北京分行微信公眾號了解活動詳情。活動之間無排他性,每名消費者可同時參與一項或多項活動。【新京報】
03.拉卡拉回復關注函:“個人碼”轉向“商戶碼”將釋放一定增量市場
11月30日,拉卡拉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未來“個人碼”轉向“商戶碼”的過程中將釋放出一定的增量市場,公司憑借在掃碼支付領域的競爭優勢,提升公司掃碼交易規模和市場份額具備商業合理性。【證券時報】
04.諾亞財富旗下小貸公司在京經營被叫停,此前因踩雷計提18億費用
12月2日,記者了解到,近期,諾亞財富已在各地暫停所有小額貸款服務;此前,諾亞財富還以房租為由提供客戶小額貸款。11月25日,北京金融局發布公告,據相關舉報線索以及《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北京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諾亞融易通(蕪湖)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諾亞融易通小貸”)涉嫌違規在京經營小額貸款業務。對此,北京金融局表示,外省市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在京跨區域經營,對于此類違規行為,發現后將通報公司注冊地金融監管部門。諾亞財富于2005年獨立運作,2010年登陸美國紐交所,2020年踩雷“承興案”一次性計提了18.3億元和解費用。【財經天下周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數字金融周報||張牧塍獲批任錦程消費金融副總裁;中國人保執行董事李祝用辭任
數字金融周報|螞蟻集團調整薪資結構;湖北消金已停運13款產品WEMONEY研究室·數字金融周報|消金公司加速部署DeepSeek;估值200億的追覓科技布局消費信貸
銀行、保險、消費金融、金融科技一周大事概覽。
WEMONEY研究室
共268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