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虧損20億,上市會讓快狗打車“快”起來嗎?
出品|派財經
文|王飛澍 編|派公子
剛剛融資兩個月的快狗打車,再次祭出了募資大動作——香港上市。
近日,短途貨運平臺快狗打車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僅僅在兩個月前,快狗打車先后完成兩輪合計8800萬美元(相當于人民幣5.712億元)的融資。至于本次IPO,快狗打車招股書稱,快狗打車將通過上市募資,擬用于擴大用戶群體及增強平臺網絡效應、增加于在線廣告及推廣活動的投資以增強品牌認知等用途。
如此密集的資本動作,無疑彰顯了快狗打車對于資金的強烈渴望,以及對于未來業務發展的超強信心。但綜合來看,快狗打車至今仍未完成自我造血,而且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也并未取得先機,這也是其不得不面對的最大難題。
再現流血上市
快狗打車前身為58速運,成立于2014年,2017年與中國香港同城物流服務平臺GoGoVan Cayman合并,2018年8月正式更名為“快狗打車”,定位為“拉貨的打車平臺”, 以全流程閉環的線上交易平臺和海量社會化運力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拉貨、搬家、運東西等的短途貨品運送及交易服務。
目前,快狗打車在亞洲五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個城市開展運營,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印度。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快狗打車平臺有約2480萬名注冊托運人及450萬名注冊司機。2020年,2710萬份托運訂單在平臺上完成,交易總額約27億元。
在用戶方面,目前快狗打車在亞洲五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個城市開展運營,截至2021年4月30日,快狗打車平臺有約2480萬名注冊托運人及450萬名注冊司機,而且已經與菜鳥、順豐、京東、德邦、蘇寧、每日優鮮、餓了么、美團、唯品會、青桔單車等近十萬家企業建立合作。
招股書顯示,快狗打車 2018 年至 2020 年收入分別為 4.53 億元、5.48 億元和 5.30 億元,由于受疫情影響,快狗打車,2020 年收入有所下滑。2020 年及 2021 年前四個月內,快狗打車收入分別為 1.28 億元和 1.93 億元,同比增速達到 50.78%。
從入局時間及發展規模來看,快狗打車都是行業內毫無疑問的頭部玩家。然而,7年的時間卻并未讓快狗打車實現正向盈利。招股書顯示,快狗打車 2018 年至 2020 年收入分別為 4.53 億元、5.48 億元和 5.30 億元,由于受疫情影響,2020 年收入有所下滑。2020 年及 2021 年前四個月內,快狗打車收入分別為 1.28 億元和 1.93 億元,同比增速達到 50.78%。
之所以虧損嚴重,快狗打車給出的解釋是受疫情影響。2019年,快狗打車的虧損額度曾大幅收窄83%,但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虧損再度增加,但相比2018年,虧損已經收窄39%。根據招股書,受疫情影響,快狗打車在中國內地產生的交易總額自2019年上半年的11.97億元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7.941億元,同時,在中國內地的托運訂單數量自2019年上半年的1240萬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870萬。海外市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外,營銷費用的大幅支出也是快狗打車出現虧損的主要因素之一。2018年,快狗打車花在銷售及營銷上的費用高達5.24億元,占收入的115.7%,2019年和2020年這一部分的投入分別為2.96億元和1.95億元,占比縮減至54%和36.7%,但即便如此,這部分仍是快狗打車最大費用支出。
為了填補虧損和支持自身發展,近年來,快狗打車已經進行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58同城、騰訊投資、菜鳥網絡、紅杉資本中國。在股權構成方面,財報披露,上市前,58到家集團擁有快狗打車51.2%的控股權,GoGoVan Cayman持股17.82%,阿里巴巴集團合計持股15.99%(含淘寶中國持股13.09%,菜鳥持股1.5%)。
社區團購是良方?
目前,快狗打車的主要業務分為三部分:平臺服務、企業服務和增值服務。其中,增值服務占比最小,2020年總收入僅為0.16億元,在三大業務中占比為3%,業務內容主要是向司機推薦加油站、車輛維修保養中心、汽車制造商、經銷商等信息,收取部分傭金。
在快狗打車的三項業務中,平臺服務和企業服務是核心業務,也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2018年、2019年、2020年,企業服務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1.6%、53.2%、54.6%,平臺服務的占比在30%-40%左右浮動。
其中,企業服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構成了快狗打車的營收核心。企業服務即為企業客戶提供同城物流服務,面對的是大中小企業,客單價相對較高。根據招股書,2018年,快狗打車企業服務派單110萬,2019年和2020年年均派單130萬,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派單40萬。
而在過去數年中,快狗打車對于頭部大客戶的依賴非常深,尤其是共享單車企業。2018年,其前五大客戶中的前3家都是共享單車企業,其中最大客戶最高時占比甚至高達9.5%,但隨著共享單車行業熱度衰減,2020年共享單車大客戶數減少為2家,最大客戶所占收入也一路下滑至6.1%。
實際上,這樣的退潮很可能還遠未到達合理區間,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共享單車投入車輛為1945萬輛,比2019年的1950萬輛出現下滑。而當年Top10的共享單車App,如今只剩三家還“活著”,隨著共享電單車的崛起以及共享單車的盈利難題無法化解,這一走衰勢頭很可能會繼續。
這樣的行業前景之前,快狗打車無疑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由于疫情,異軍突起的社區團購成為了最好的業態之一,這與快狗打車的同城貨運定位匹配度非常高。因此,今年4月份,快狗打車總裁何松表示,社區團購是一個發展特別迅速、需要全國覆蓋,而且對履約能力和履約成本有極高要求的業態,一般小公司沒有能力服務好社區團購,對快狗打車卻是一個切入計劃用車市場的好機會,快狗打車今年會著力提高以社區團購配送為代表的計劃用車業務占比。
這很可能是快狗打車不斷融資,以期加大投入布局獲取更高市場份額的最大動力,然而社區團購果真能夠撐起快狗打車的野心嗎?據快狗打車透露,截至目前,多多買菜、美團、京喜、盒馬、橙心優選,都已成為快狗打車的合作伙伴,借此,快狗打車也很有可能已經成為最大的社區團購第三方運力供應商。
但實際上,在經過了不到一年的快速擴張之后,社區團購賽道已經進入到強監管時代,2020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出社區團購要遵守“九個不得”,隨后,社區團購賽道迅速降溫。統計顯示,今年1-5月,社區團購賽道僅有8起融資,興盛優選、十薈團合計金額占全賽道的95%以上。
券商分析人士認為,社區團購已進入到現有“玩家”存量競爭的中場戰事中,比拼的是各家平臺的供應鏈和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在這一方面,十薈團選擇與阿里MMC事業群開展業務合作與協同,物流自然也是協同內容之一,京喜拼拼、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玩家也在不斷完善,或者本身就有比較完善的物流體系,對快狗打車的需求有限。更何況,相對更專業的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快狗打車顯然不具備優勢。
如此一來,頭部社區團購企業留給快狗打車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少呢?隨著社區團購賽道的冷卻,中小玩家離場幾乎已成定局,快狗打車想要打開更廣闊的社區團購市場空間,可謂“難”字當頭。
護城河難筑
經過7年的發展,快狗打車已經成為中國內地物流市場的頭部玩家。
本次IPO,快狗打車招股書援引第三方機構統計,中國內地同城物流市場規模增至2020年的12305億元,預計2025年將繼續增至21213億元。按2020年交易總額計,五大市場從業者占總市場份額約67.5%,快狗打車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5.5%。
這樣的市場占比,顯然不足以支撐快狗打車進一步獲取更大的盈利空間。實際上,對于快狗打車而言,最大的問題其實在于業務收入占比方面,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在同城貨運領域當中,企業服務占據著90%以上的市場,而針對C端的搬家服務市場僅僅只有3%,剩下的市場則是針對快遞城配領域的。
但在快狗打車的業務構成中,平臺服務營收占比在2020年卻高達42.5%,企業服務為54.6%,這意味著,快狗打車在更為龐大的B端市場并沒有取得與之相應的營收,或者可以說,快狗打車的競爭力在B端市場并不明顯。
即便是在比較有優勢的平臺業務方面,快狗打車的優勢也在快速被吞噬。2020年4月,滴滴貨運正式入局,僅僅在5個月之后,日訂單量就已經超過了9萬單,相比之下,快狗打車的年訂單量為2720萬單,以此計算,后來者滴滴貨運對其造成的壓力頗大。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2018年時,快狗打車稱擁有超過180萬名平臺注冊司機和近2000萬注冊用戶,但到今年4月份,這兩項數字卻僅為450萬和2480萬。
同城貨運的激烈競爭,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玩家們的價格補貼戰愈演愈烈。針對消費端,滴滴貨運給出了最高減50元的5折優惠券,新用戶甚至可以領取29.99元的立減券,而貨拉拉則相應地推出了針對杭州和成都地區用戶充值返利50%的活動。2020年中秋節,貨拉拉對消費者進行了1億元的補貼,快狗打車則跟進補貼了千萬元。
這樣的補貼,對于使用頻次不高的個人用戶而言顯然頗具吸引力,北京凌先生在接受派財經采訪時表示,其周末搬家對比了多家同城貨運App,最終只有貨拉拉能夠及時接單,“搬家距離12公里,來了五個人和一輛廂貨,領券后總共花費500元,相當便宜。”
顯然,激烈的價格戰讓本就虧損的快狗打車不堪重負,招股書披露,快狗打車平臺服務的中國內地每筆訂單的平均交易額已經從2018年的94.6元下降至88元,企業服務的每筆訂單平均交易額已經從501.3元下降至339.5元。
除了不得不跟進的價格戰,為了達到品牌推廣的目的,快狗打車還會要求司機在車身張貼大面積的快狗打車logo。“一個月要上傳兩次車貼,一次不上傳就扣費150元。要是司機想退出平臺也不行,車貼協議強制簽半年,不僅不退500元保證金,還會要求司機繼續上傳車貼,并且照常罰款。”一位車主在黑貓投訴講述自己的經歷,對于這一行為,貨運司機顯然心中非常反感。
然而,這樣的不規范行為在快狗打車平臺卻并非個案,在“黑貓投訴”平臺內檢索“快狗打車”關鍵詞,共出現1865 條結果,其中涉及虛假訂單、搬家物品損壞不賠償、平臺推送訂單距離不符、司機坐地起價等損害用戶體驗的問題。
之所以會出現此類問題,一方面自然有快狗打車自身運營規范性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同城貨運行業玩家并不具備明顯的優勢競爭力。“同城貨運并非新興領域,許多企業已在這個賽道長期耕耘,尤其以貨拉拉和快狗打車為代表。”有業內評論人士表示,“無論運力、技術能力或是運營效率,其實都不構成核心競爭力,當前很難具備特別堅固的‘護城河’。”
此外,監管層不斷收緊的政策也讓快狗打車等平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其中,網約車平臺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機制不公開透明、隨意調整計價規則,以及互聯網貨運平臺壟斷貨運信息、惡意壓低運價、隨意上漲會員費等問題,已經明確成為監管層的關注對象。
對此,快狗打車在招股書中提示,隨著監管環境的發展,可能會需要變更業務模式并產生額外的合規成本,從而影響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
總的來看,流血上市的快狗打車,已深耕同城貨運數年。然而,從業務表現來看,其核心競爭力并不顯著,尤其是在行業競爭對手的猛烈攻勢之下,業務增長略顯乏力,而新的社區團購領域也尚未真正布局到位,成敗難料。
無疑,在真正實現盈利之前,快狗打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回答。(完)
猜你喜歡
派財經
共989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