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一分行內控存隱患惹出百萬元理財糾紛,涉事員工被終身禁業原创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一名招行員工被終身禁業,背后牽出一起百萬元的理財糾紛。
近日,銀保監會公示,招行呼和浩特分行一員工哈某被終身禁業。這背后有何隱情?據裁判文書信息顯示,秦某通過哈某購買了招行100萬元理財產品,結果發現該筆理財資金并未打到招行賬戶中。之后秦某和招行呼和浩特分行對簿公堂。
而值得關注的是,案發前,哈某和秦某的兒子為戀愛關系,并準備結婚。所以,哈某當時為秦某的準兒媳。
百萬理財糾紛背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還是招行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
100萬理財款去了哪里?
2015年,秦某通過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員工哈某購買了100萬元的理財產品。
2016年,理財產品快到期時,哈某無法取得聯系。秦某去招商銀行的柜面進行查詢,發現該理財單在系統中并不存在。
根據秦某出示的一份2015年2月28日簽訂的《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顯示:秦某向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名稱為"鼎鼎成金",產品代碼313246,交易金額100萬元。該理財產品為穩健型保本保收益型,期限為360天,年化收益4.6%,起息日2015年2月28日,到期日2016年2月23日。
隨后,秦某和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對簿公堂。
理財單既然不在招行系統中,那100萬的理財單去向何處?
值得關注的是,哈某與秦某并非陌生人。秦某的兒子與哈某曾是男女朋友關系,事發前二人準備結婚。
此前,秦某的兒子就在哈某"因工作轉正需要,須增加業績"的游說下,向哈某購買過一次理財產品,并到期后兌現了收益。
但秦某買的100萬理財資金按哈某的要求匯入某個公司的賬戶,并非招商銀行呼和分行的賬戶。
百萬資金去向哪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否和哈某達成了某種交易?這些疑團在裁判文書中未有披露。
又是外包員工惹的禍?
值得關注的是,哈某也并非招行的正式員工,而是通過勞務派遣形式分派到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工作,負責辦理信用卡或者上門服務業務,其在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任職期間是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
秦某和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的糾紛經過二審,最終,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被判返回秦某百萬理財本金和利息。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秦某與招行呼和浩特分行之間的《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是否實際履行。法院認為,理財協議書為哈某私下打印版本,此外,理財款并未進入招行公用賬戶,而是匯入了案外人某公司的賬戶,從合同履行上不能證明秦某盡到付款義務。
一審法院駁回了秦某要求兌現的相關訴求請求。之后,秦某不服一審判決,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是否應履行《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支付秦某購買"鼎鼎成金"理財產品本金100萬元及收益4.6萬元。
“哈某系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工作人員,負責辦理信用卡或者上門服務業務,在特定業務范圍內可以使用柜面業務章。”二審法院認為,秦某與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之間建立了理財產品銷售的民事法律關系。
二審法院撤銷了一審判決,要求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履行《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按照協議約定的年化收益4.6%支付秦某購買"鼎鼎成金"理財產品本金100萬元以及收益4.6萬元。
之后,招行呼和浩特分行上訴申請再審。不過,該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最終,招行承擔了這百萬元損失。
理財亂象不止一例
據了解,上述案件中的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于2007年4月13日開始籌備,同年9月19日正式開業,是招商銀行第33家一級分行,下轄3家二級分行、20家支行級機構。
2021年1月11日至4月30日,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收四張罰單,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印章管理不規范、內部控制存在風險隱患,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被罰20萬元,本案中的哈某被終身禁業,其余兩名員工被警告,分別罰款5萬元。

此外,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公布的一份行政判決書顯示,招商銀行曲江池北路支行(原招商銀行西安雁塔廣場支行)一名金葵花客戶卡內15筆錢款,累計金額182.05萬元,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該支行理財經理周某伙同他人以柜臺取現、轉賬的方式支取。
不僅是呼和浩特分行,招行南昌分行、泉州分行、贛州分行、廈門分行聊城分行等多家分行都曾因理財業務違規收到過監管罰單,違規情形包括:理財和代銷產品宣傳材料管理不合規;代客操作銷售理財、代銷產品以及結構性存款;理財“雙錄”未完整記錄銷售全過程等。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招商銀行曾因“銷售同業非保本理財產品時違規承諾保本”等14項違規,收到6570萬元巨額罰單。
作為零售之王,招商銀行近幾年理財業務增長迅猛。2020年,招商銀行期末零售理財產品余額達2.2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72%。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理財是2020年盈利最高的理財子公司,凈利達到24.53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7.72億元。
但在理財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給銀行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招行也應多關注業務風險,保護好消費者權益。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
共269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