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就全面實行注冊制征求意見
查看詳情2月1日,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次改革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主要包括:完善發行承銷制度,約束非理性定價;改進交易制度,優化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機制;完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資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同時,支持全國股轉系統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
-
2023年度總票房破100億
查看詳情#2023年度總票房破100億#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1月31日16時20分,2023年度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年票房最快破100億紀錄。#年度票房最快破百億# 截至目前,2023年實時票房前三名: 1.《滿江紅》 2.《流浪地球2》 3.《熊出沒·伴我“熊芯”》
-
萬噸進口新能源鋰原料通關,今年進口量有望再創新高
查看詳情裝載著一萬噸硫酸鋰鹽的“BBC VOLGA”貨輪,日前靠泊龍吳碼頭,現場碼頭工人加急卸貨后,龍吳海關關員確保隨到隨檢、高效通關。這批硫酸鋰鹽是從智利出港啟運的,歷經1個月海上航行后安全抵達龍吳港,成為上海口岸今年第一批進口新能源鋰原料,單批規模就已占到去年全年上海口岸鋰鹽進口量的四分之一。去年,龍吳港累計進口鋰鹽達3.92萬噸。今年,上海口岸作為國內新能源鋰電池原料的進口門戶,進口量有望再創新高。 (上觀新聞) [原文鏈接]
-
看好兔年投資機會,外資“超配A股”
查看詳情節后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大幅凈買入186.14億元,創2021年12月以來單日新高。1月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已超1300億元,該月極大可能創北向資金月度凈流入新高,也超過2022年全年凈流入總和。業內人士認為,從基本面、政策面、情緒面來看,外資投資中國資產信心充足。外資凈流入A股將成為貫穿2023年的大趨勢,規模有望超預期。在外資持續流入、國內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A股市場估值修復將繼續。 (中證網) [原文鏈接]
-
工信部:春節期間移動數據流量保持增長,5G流量占比已超四成
查看詳情據工信部消息,2023年春節假期7天,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達441.1萬TB,與2022年春節7天相比增長6.3%。在5G用戶規模擴大疊加超高清視頻、VR/AR等新應用推廣的拉動下,春節假期7天5G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增勢突出,與2022年春節7天相比增長103%,在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中占比超四成。 (證券時報) [原文鏈接]
-
理想L5車型首次公布:非SUV形態,售價區間20-30萬元
查看詳情理想汽車CEO李想日前談到了車型規劃問題,首次確認將有L5車型,并表示L5將不會是SUV車型。根據李想談到的車型規劃:全尺寸的理想L9會堅守40-50萬的價格區間;中大型的理想L8和理想L7會堅守30-40萬的價格區間;中型的理想L6和理想L5(非SUV形態)會堅守20-30萬的價格區間;不會有20萬以內的車型,三種(全尺寸、中大型、中型)尺寸級別車型的價格區間也都會嚴格遵守。 [原文鏈接]
-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4.0%
查看詳情據國家統計局消息,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792.3億元,比上年增長3.0%;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610.9億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039.6億元,下降9.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638.4億元,下降7.2%。 [原文鏈接]
-
李家超: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將很快達成
查看詳情今日(3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特區政府在農歷新年期間與內地有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系,進展積極及正面,有信心很快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期望很快將有好消息公布,包括過關取消核酸檢測要求、增加開放口岸數目以及取消人數安排等。 (大灣區之聲) [原文鏈接]
-
財政部:2022年證券交易印花稅2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查看詳情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03億元,比上年增長0.6%,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9.1%。印花稅4390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2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證券時報) [原文鏈接]
-
23家券商2022年度業績搶先看:近半數凈利下滑超50%
查看詳情據記者統計,截至1月30日,中信證券、申萬宏源、東北證券等23家券商或上市母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快報或預告,僅方正證券、粵開證券和麥高證券凈利潤實現了逆市增長,其余多家券商業績亮出“紅燈”,營收凈利雙重下滑,甚至還有中山證券出現了虧損擴大。多家券商表示,權益投資受市場和投資管理能力的影響,發生較大金額的虧損,成為券商業績不利的主要原因。 (21財經) [原文鏈接]
首頁
快訊